白話中國史
作  者╱
呂思勉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大家講堂
出版日期╱
2024/11/01   (1版 1刷)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626-393-767-3
書  號╱
1C62
頁  數╱
424
開  數╱
25K
定  價╱
550 (特價 435)



史學大家寫給大眾的歷史入門書,一本讀透中國史。


本書分從上古史、中古史、近世史、現代史等四階段,描述中國自上古傳說、民族起源到民國初年的歷史演變及社會變遷,以白話文寫成,從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社會、學術思想、對外交通、革命與武功等多方角度探討,「通貫各時代,周贍各領域」,敘述中國各朝各代重要史事,以呂思勉先生以往著作之論述作為補充。書中穿插作者對史事之不同觀點及考證,萃取其豐富的史學知識及歷史研究,用新方法、新思維整理舊國故,以流暢筆觸帶領讀者了解中國五千年通史。

呂思勉(1884 ∼ 1957)
  字誠之,江蘇常州人。15歲入縣學,16歲自學古史典籍。早年執教於常州溪山小學堂、常州府中學堂,在多所大中學校任教,並任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編輯。後任上海光華大學教授。1949年後,任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做學問注重排比史料,分類札記,長於綜合研究和融會貫通。先生也與錢穆、陳垣、陳寅恪並稱為「現代中國四大史學家之一(嚴耕望語)」 。

在中學教課期間撰寫教科書,先後有《高等小學校用新式歷史教授書》、《高等小學校用新法歷史參考書》、《新學制高級中學教科書 本國史》、《復興高級中學教科書 本國史》、《初中標準教本 本國史》、《高中複習叢書 本國史》、《初級中學適用本國史補充讀本》和《更新初級中學教科書 本國史》等八種,

呂思勉讀書廣博,治學嚴謹,著有《經子解題》《理學綱要》《宋代文學》《先秦學術概論》《中國民族史》《中國制度史》《呂著史學與史籍》《文字學四種》《白話本國史》《呂著中國通史》《先秦史》《秦漢史》《兩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呂著中國近代史》等傳世。

第一編 上古史
第一章 太古之傳說
第二章 中華民族之建國
第三章 唐虞夏商之政教
第四章 上古之文化與社會
第五章 周之建國及其政教
第六章 春秋與戰國
第七章 周代之社會概況
第八章 春秋戰國之學術思想
第九章 本期結論
第二編 中古史
第十章 秦代之統一與疆土之拓展
第十一章 兩漢之政治概況
第十二章 兩漢疆域之開拓與對外交通
第十三章 兩漢之學術與宗教
第十四章 兩漢之社會概況
第十五章 三國之分裂與晉之統一
第十六章 中華民族之新融合
第十七章 兩晉南北朝之文化與社會
第十八章 隋之統一與唐之繼起
第十九章 隋唐之武功與對外交通
第二十章 隋唐之政治與學術
第二十一章 隋唐之社會與宗教
第二十二章 中國文化之東被
第二十三章 唐之衰亡與五代之紛亂
第二十四章 宋之統一與變法
第二十五章 遼夏金之興起與對宋之關係
第二十六章 宋之學術思想與社會概況
第二十七章 元代之武功
第二十八章 中國文化之西漸
第二十九章 明之內政與外交
第三十章 明之衰亡與奮鬥
第三十一章 中華民族的拓殖
第三十二章 元明之文化與社會狀況
第三十三章 本期結論
第三編 近世史
第三十四章 中西交通之漸盛與西學之輸入
第三十五章 清代之勃興
第三十六章 清初之政治及武功
第三十七章 中華民族之擴大
第三十八章 清初之外交與中葉之政治
第三十九章 鴉片戰爭
第四十章 太平天國
第四十一章 英法聯軍與中俄交涉
第四十二章 中法戰爭和西南藩屬的喪失
第四十三章 中日戰爭與外力之壓迫
第四十四章 維新運動之始末
第四十五章 八國聯軍之役
第四十六章 日俄戰爭與東北移民
第四十七章 清代之政治制度與末年之憲政運動
第四十八章 清代之文化與社會狀況
第四十九章 清代之經濟狀況
第五十章 本期結論
第四編 現代史
第五十一章 孫中山先生與革命運動
第五十二章 辛亥革命與中華民國之成立
第五十三章 民國初年之外交
第五十四章 軍閥政治與內戰
第五十五章 歐戰後之外交
第五十六章 國民革命之經過
第五十七章 國民政府成立後之內政與外交
第五十八章 最近之文化經濟與社會狀況
第五十九章 本期結論
第五編 綜論
第六十章 歷史與人類生活之關係
第六十一章 中華民族之逐漸形成與前途
第六十二章 中國文化之演進及其未來
第六十三章 國際現勢下吾國之地位與復興運動

苦悶的象徵
南遊雜憶
國語文學史
國學概論
論愛美與哲學修
養─柏拉圖《會
飲篇》 (限中
國大陸以外地區
銷售)
邏輯新引:一本
入門、對話式的
邏輯學書




第一章 太古之傳說

歷史,是要有了文字,才會有的。沒有文字以前,就只得憑向來的傳說,加以幼稚的思想,把他附會聯貫起來了。然而傳說雖然幼稚,其中總也包含著些思想和事實。中國古代,較確實的傳說,是和火的發現同時的。所謂三皇,第一個是燧人氏,便是發明取火的法子的。第二個是伏羲氏,他製造網罟,教人民打獵、捕魚。第三個是神農氏,就要教人民種田了。

傳說的價值
     地球的有人類,已經幾十萬年了;人類的有歷史,卻不過幾千年。因為歷史,是要有了文字,才會有的。沒有文字以前,就只得憑向來的傳說,加以幼稚的思想,把他附會聯貫起來了。然而傳說雖然幼稚,其中總也包含著些思想和事實。現在科學發達了,歷史不完備的地方,可以借別種科學來補足。如地球如何生成?生成之後,有何變化?可以藉助於地文學和地質學。地球上什麼時代有生物?又什麼時代才有人類?有了人類之後,又是如何進化的?可以藉助於古生物學和人類學。如此,歷史的年代,就漸漸的延長了。根據著這種眼光來看古代的傳說,我們就愈覺得有味。
▌歷史年代
     歷史之有年代,猶地理之有經緯線也。必有經緯線,然後知其地在何處;必有年月日,然後知其事在何時。舉一事而不知其時,即全不能知其事之關係矣。然歷史年代,有難言者。今設地球之有人類,為五十萬年,而列國史實,早者不越五千年,有確實年代者,又不及其半,是則事之有時可記者,不及二百分之一也。況於開化晚者,所記年代,尚不及此;又況蒙昧民族,有迄今不知紀年之法者邪?以曆法推古年代,本最可信,然昔人從事於此者,其術多未甚精;古曆法亦多疏舛;史籍記載,又有訛誤;故其所推,卒不盡可據也。先史之世,無年可紀,史家乃以時代代紀年。年代愈古,則材料愈乏,而其所分時代愈長。看似粗略,然愈古則演進愈遲,變異亦愈少,據其器物,固亦可想見其大略也。(《先秦史》,開明書店一九四一年版,第三十二、三十九頁)

進化的三時期
     人是會使用工具的,研究人類學的人,就把他所用的工具,來分別他進化的時代。最初所使用的,大抵是天然的石塊,雖然略加改造,離天然的形狀,總還是很近的。這個喚作「始石器時代」。後來進步了,便會把天然的石塊,改造成自己所要用的樣子,喚作「舊石器時代」。再後,並能造的很精緻了;這個喚作「新石器時代」。石器時代所用的錘、刀、鏃等物,看似粗劣,卻幫助人類做成了許多東西;而且在對動物的鬥爭上,很是有利。用火,也是人類的最大發明。有了火,人就可以得光明,得溫暖;也可以作防衛和攻擊的手段。而其關係尤大的,則是易於將東西改造,譬如天然露出的金屬,給人類取得的,就可以把他打成器具。就是和土混雜的,亦可借火的力量,把土燒掉了取出來。如此,就漸漸的先進於用銅,後進於用鐵了。人類進化的步驟,大略如此。
▌社會演進的等級
     社會的演進,可以從多方面觀察,而用種種標準,以分別其演進的等級。但是人類最急切的問題是求食;而其所以能高出於其他動物,則因其能使用器械。所以用人類取得食物的方法,和其所使用的器械的不同,來分別他演進的等級,是最切要的。用取得食物的方法來分別,可以分為:(一)搜采,(二)漁獵,(三)農業、牧畜時代。以其所使用的器械為標準,則可分為:(一)石器,(二)銅器,(三)鐵器時代。大約漁獵時代,還只能使用石器;到農牧時代,漸能使用銅器和鐵器了。(《中國民族演進史》,亞細亞書局一九三五年版,第三十四頁)

三皇的傳說
     中國古代,較確實的傳說,是和火的發現同時的。古代傳說,開天闢地的叫做盤古。(此係秦漢間的傳說,見任昉《述異記》及徐整《三五曆紀》,係據《繹史》卷一〈開闢原始〉篇轉引)其次有所謂三皇(三皇五帝異說甚多,本書三皇之說,係據《尚書大傳》;五帝之說,係據《史記.五帝本紀》。欲知其詳,可參看拙撰《白話本國史》第一編第二章,商務印書館本),三皇第一個是燧人氏,便是發明取火的法子的。第二個是伏羲氏,他製造網罟,教人民打獵、捕魚。第三個是神農氏,就要教人民種田了。
▌傳說的君王可代表進化中的一個階段
     古代的傳說,總把社會自然的事情,歸功於一兩個人,尤其是酋長身上。但是古代的君主,都以德為號。(這是服虔之說)所以所謂某某氏、某某氏,亦可說是並無其人(至少雖有其人,而不關重要),而其名稱,只是代表進化中的一個階段。神話姑不必論。古代傳說的君主,較有事蹟可徵的,是巢、燧、羲、農。巢是有巢氏,教民構木為巢的。燧是燧人氏,教民鑽木取火的。羲是伏羲氏。伏羲,亦作庖犧。從前的人,說他是畜牧時代的酋長,這實在是望文生義。伏羲的正當解釋,見於《尚書大傳》中む《尚書大傳》,是西漢初年伏生所撰。伏生名勝(漢人言生,如今人言先生),還是秦朝的博士,是漢朝傳《尚書》的第一個經師,所以其說較古而可信め,是「下伏而化之」之義。至其事業,則《易經.繫辭傳》,說他「作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漁」。其仍在漁獵時代可想。至於神農二字,則古人本多當農業或農學的意義用,神農氏為農業時代的君主,那就不言可知了。(《中國民族演進史》,第三十五—三十六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