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賢的道家哲學與人生
作  者╱
曾春海
出版社別╱
五南
出版日期╱
2024/10/30   (1版 1刷)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626-393-816-8
書  號╱
1BBT
頁  數╱
400
開  數╱
20K
定  價╱
550 (特價 435)



  透過老莊哲學玄理及其落實在生活的精神風貌,引導讀者銜接竹林七賢精神,成為有本有源、有創新的哲學新風貌。

  「竹林七賢」及「魏晉玄學」常被稱為「新道家」,究其理源,應上溯於先秦的原始道家──老莊哲學。
  本書筆調既莊亦雅,內容多元而豐富,以老莊哲學為理源,竹林七賢為視域,涵蓋竹林玄學的時代特色、七賢的生命氣質、名教與自然之衝突、玄學的論辯方法、對儒家經學之繼承與批判、竹林玄學與《易》、《老》、《莊》三玄之交涉、生死安頓智慧、美學、養生論及七賢間的情誼感通和飲酒風采,是一本對竹林玄學系統化紹述之絕佳專著。

曾春海
輔仁大學哲學博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後研究

經 歷
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系主任

現 任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所、輔仁大學哲學所及東吳大學哲學系兼任教授

著 作
《先秦哲學史》、《兩漢魏晉哲學史》、《竹林七賢的玄理與生命情調》、《中國近當代哲學史》、《中國哲學史綱》、《朱熹哲學論叢》、《朱熹易學析論》、《易經哲學原理》、《易經哲學的宇宙與人生》、《儒家的淑世哲學──治道與治術》;主編《中國哲學概論》等

自序

第一章 老子的哲學與政治、人生智慧
 第一節 道與德:萬物的生成和變動的規律
 第二節 道法「三玄」、「三寶」,知足常樂的人生智慧——至德之人
 第三節 善行無轍跡,以百姓心為心的道化政治

第二章 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莊子人生智慧
 第一節 莊子對老子的繼承與發展
 第二節 莊子的形上學
 第三節 〈齊物論〉寓言中的哲理
 第四節 〈逍遙遊〉的宇宙與人生(一)
 第五節 〈逍遙遊〉的宇宙與人生(二):無用之用,是為大用的新價值觀
 第六節 〈養生主〉:以「神」導「形」,養生避害,全真保性
 第七節 以「虛靜心」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人間世〉
 第八節 論述天性滿全於內而不役於外物的〈德充符〉
 第九節 以大道為宗主而師法的〈大宗師〉
 第十節 〈應帝王〉:無為之治的道化政治
 第十一節 〈田子方〉「得至美而遊乎至樂」的美學

第三章 竹林玄學的時代困境與個體意識之覺醒
 第一節 時代的困境
 第二節 氣化萬殊的宇宙觀與個體意識的覺醒
 第三節 竹林七賢的生命才情與人格美

第四章 竹林玄學的論辯方法——以嵇康為範例
 第一節 魏晉的談風、論辯方式及論題
 第二節 嵇康的求知方法
 第三節 嵇康的論辯方法

第五章 從規範倫理與德行倫理省察魏晉名教危機
 第一節 形塑於東漢白虎通會議後的道德禮法
 第二節 名教的倫理規範性質及其危機
 第三節 由德行倫理檢視嵇、阮的品德
 第四節 從德行倫理檢視名教外鑠性的規範倫理
 第五節 從規範倫理省察出於自然的名教

第六章 越名教與任情性之自然
 第一節 自然生成論
 第二節 自然人性論
 第三節 阮籍的「禮豈為我輩設耶?」
 第四節 嵇、阮自然觀的理源及所賦予的涵義
 第五節 嵇康的人性觀及「越名教任自然」

第七章 對儒家經學的繼承和批判
 第一節 漢魏之際的經學流變脈絡
 第二節 阮籍對儒學之繼承及對儒學異化之批判
 第三節 嵇康對儒學之繼承及對儒學異化之批判
 第四節 向秀的儒學思想

第八章 竹林玄學與道家、道教
 第一節 阮籍、嵇康和山濤的老子思想
 第二節 竹林七賢活化莊子的生命情調——莊學的人生理想與實踐
 第三節 嵇康、阮籍的道教思想及現代意義

第九章 《易》學思想
 第一節 阮籍〈通易論〉的易學觀及其政治人格類型說
 第二節 嵇康兼綜《易》、《莊》的處世智慧

第十章 生死的安頓智慧
 第一節 析論阮籍的生死價值觀
 第二節 嵇康對生死的安頓智慧
 第三節 嵇康面對死亡威脅的態度

第十一章 山水審美的情懷
 第一節 山水與人文情懷之相互關係
 第二節 阮籍的山水情懷
 第三節 嵇康的山水美感與心靈的洗滌

第十二章 竹林七賢與酒
 第一節 魏晉之際文士的飲酒風尚及美學涵義
 第二節 阮籍的酒品
 第三節 嵇康的酒品
 第四節 劉伶的〈酒德頌〉
 第五節 阮咸、向秀、山濤與王戎的酒品
 第六節 結語

第十三章 七賢間的情誼
 第一節 阮籍與阮咸、王戎、劉伶之情誼互動
 第二節 阮籍與嵇康之交往情誼
 第三節 嵇康與山濤
 第四節 嵇康與向秀

第十四章 音樂中和之美的享受
 第一節 阮籍的〈樂論〉
 第二節 嵇康的〈琴賦〉與〈聲無哀樂論〉

第十五章 養生論
 第一節 嵇康論養生之五難
 第二節 嵇康、阮籍論精氣神兼備的養生法
 第三節 酒與音樂在阮籍、嵇康的養生論中的地位和意義
 第四節 向秀儒家取向之養生論
 第五節 阮籍、嵇康和向秀養生論對當代生態倫理之意義

參考書目

圖解團體輔導與
諮商
職場生涯管理
團體諮商與心理
治療─多元場域
應用實務
存在與時間讀本
圖解心理學
儒家文化系統的
主體辯證




第一章 老子的哲學與政治、人生智慧

第二節  道法「三玄」、「三寶」,知足常樂的人生智慧——至德之人  《老子•十六章》說:「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肯定人有認知能力,能分辨合乎道德的常道,也預知不理解常道且違反常道而「妄作」的  行為後果,會招致凶惡的報應。人有自由意志,擇取尊道貴德,或做了錯誤的判斷和行為取向,而有「不道」、「失德」的危險,心「介然有知」(〈五十三章〉)、「強行者有志」(〈三十三章〉),能領悟大道的智慧者「惟道是從」(〈二十一章〉)、「聖人抱一(道)為天下式(言行的範式)」(〈二十二章〉)、「上士聞道,勤而行之」(〈四十一章〉),能尊道貴德的人,能自覺地覺察自己由「道」所賦予自己的本真之天性,如個人才能、個性、情感的感受、表達能力、性格⋯⋯等,具有個別差異的個體性。不但如此在自知之明後,能自我珍惜,努力修養,以步步自我實現。〈五十五章〉謂:「含德之厚,比於赤子。⋯⋯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至德之人是歸真返樸達到最高成就的人,其修行個人純真的樸實本性,步步推廣、層層提升。〈五十四章〉描述說:「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可見「道」是萬物共同的本根,「德」是萬物由「道」所稟受的本性或本分。
  問題是人生為何無法如大道般的涵容萬物,化育萬物,成就萬物在和諧共融
中又能各自實現自己內在本性之真和內在價值的完美呢?老子說「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三章〉)。人有官能欲望,受不了繁華世界物質慾望的誘惑,乃至於外逐的聲色、犬馬之嗜欲,世俗之人貪婪成習,禁不起七情六欲的外在誘惑物之不斷誘惑,也情不自禁地如夸父追日般的盲目追求,而與他人爭執、結怨、相互不擇手段地爭奪相殘。老子很世故地告誡人們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十二章〉)人若陷溺在奢侈浮華的感官欲望之享受中,量變則質變,過度的官能欲望之享受,反而導致感性鈍化,滿足感遞減。若不知深思而改弦易轍,人生逐漸乏味,身心疲累,不知生命意義的真諦,精神幸福的品味又何在呢?甚至淪落到人生的價值虛無感。老子深刻地指出人生命的痛苦原因,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十三章〉)他對照出保全生命自身的價值,與逐外在欲望而不知返的身外之物價值,語重心長地說:「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四十四章〉)他主張回歸樸實無華,知足常樂的人生本命。
  他除了指出了感官欲求之弊病外,也診斷出常人心理的病端,所謂「心使氣曰強」(〈五十五章〉)、「強行者有志」(〈三十三章〉),人若疏離了自己內在本真之德,純真不染習氣的素樸本性,任憑偏執之心強行逐外物欲之志,與人相爭相忤,患得患失,得不償失,一切煩惱困苦源於自作自受。老子提出人生智慧的警語:「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四十六章〉)因此,老子引導迷失於成見與偏執,名韁利鎖和七情六欲的世俗之人,消解吾身大患的心靈藥方在「見素抱樸,少私寡欲」(〈十九章〉),實踐「去甚、去奢、去泰」的習心習氣,將生活軌跡轉轍到「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三章〉),虛心弱志,才是可以從執迷不悟的人為造作的庸俗價值觀中超拔出來。同時,人應提升心境至人生最高的指導智慧,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不但認識道性自然,且深刻洞見道律動以「反者道之動」為深層原理,世事乃正反互變,難易相成,禍福相依。所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五十八章〉)。世人易見事情發展的正面而不見其反面,兩面俱見,唯變所適,才是全然的人生慧眼。換言之,對道之運行有整全觀照的人,才能兩面兼顧地認識到「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的整全事理,不只是偏見於「剛」而無視於與之動態往來的「柔」。因此,老子告誡吾人處世之道,應該正反兼顧,特別是在一般人忽視的反面,柔弱面,應該妥善運用其「柔弱勝剛強」(〈三十六章〉)的反面力量,善於以弱為用、順水操舟、借力使力,避開易遭人打擊的強勢風頭,熟諳「柔弱者生之徒」(〈七十六章〉)的深層人生智慧。
  在人與人的社群生活方面,老子提出「三寶」的生活智慧。他說:「吾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六十七章〉)「三寶」是效法大道的涵容萬物,化育萬物的大慈大愛。「慈」德係基於柔弱勝剛強的原理,以大仁大愛來關懷、生養萬物,化敵為友,是仁者、慈者無敵的大勇表現。「慈」德蘊涵「儉」德與「不敢為天下先」的虛懷若谷,惠澤天下人的美德。因為能慈於物,愛惜物力,成為廣濟眾人,是不鋪張、浪費,而能物盡大眾之用的節儉美德。慈愛於人,才能化解與人爭強的好勝心,「不敢為天下先」,猶「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第八章〉)。上善亦即上德之人,像盈科後進的流水一般,身段柔弱,如水一般的滋養萬物,不和萬物爭長比短,低調地謙沖自牧,安於卑微的地位,可類比於有極大包容能量的「道」。由於水不與他物爭出頭,「是不敢為天下先」的大德者,自然因有不爭之德而不與人結怨尤,樹敵招敵了。因此,老子認為能以「道」為做人處世的典範,對他人能施捨和成全比爭奪和占有更貼近道智和道化的人生幸福。



第三節 善行無轍跡,以百姓心為心的道化政治
  《老子》全書有三分之二的篇幅聚焦在論述理想的人生和政治。蓋老子的時代已是周文疲弊、禮崩樂壞的衰世,人的真情與禮文形式,常呈現「情」不及「禮」或「情」過於「禮」,文與質表裡不一致的虛偽弊端。《老子•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智慧(機巧詐騙之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三十八章〉:「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老子認為彼時救危治亂所提出的外在規範性的道德禮法,已至捨本逐末的地步了。老子提出的救本之法,在「絕聖棄智(非聖人聖明之聖,而是有虛名無實德的虛偽巧利之徒),民利百倍;絕(假)仁棄(假)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十九章〉)。為政者應效法大道化育萬物,無轍跡,無心機之為而能如天無私覆,容光必照的無不為。就治國理民而言,為政者應消解片面之知,偏執之為的局而不全,而應深層悟道行道,所謂「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三十八章〉)。
  王弼在《老子指略》頗能洞見地說:「《老子》書,其幾乎可一言而蔽之。噫崇本而息末而已矣。⋯⋯故閑邪在乎存誠,不在善察;息淫在乎去華,不在慈章,絕盜在乎去欲,不在嚴刑;止訟存乎不尚,不在善聽,故不攻其為也,使其無心於為也;不害其欲也,使其無心於欲也。謀之於未兆,為之於未始也。如斯而已矣!」,近人湯用彤在《魏晉玄學論稿》一書中也詮釋說:「故返本者,即以無為體。以無為體,則能以無為用(沖而用之),以無為用,則無窮而無不戴矣。」王弼以無為本,湯用彤所謂「以無為體,以無為用」,係指消解人封閉的意識形態下的成心、偏執、偏好、局而不全,隔而相離的不公不全的偏執之為。就老子的立場而言,人現實生命之痛苦,係被貪婪的各種欲望所綁架,或不自覺的自陷於過重的人文價值信仰之偏執,人性原始的純真、樸實,被人不自覺地疏離、扭曲和異化。「無為」意指人應自覺的下「致虛寂,守靜篤」(〈十六章〉)的虛靜心功夫,亦即虛其心,弱化意欲之志,洗滌習心嗜欲,玄覽和效法無為而無不為的大道,涵容一切,化育一切。《老子•六十二章》所謂:「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因為大道清靜自然,沒有意識作用不會做出分別心和具偏執心的行為,善人在妙契道真的心境中,亦可展現其樸實的純真生命。不善之人在大道的涵容下,也獲得不受侵害而保全性命。大道無限深奧,無方無隅,無所偏至地孕育萬物,使萬物適性適情,各遂其生,營造了機體性的整全之和諧與圓融一體。
  如何效法如大道無差別、無偏執地對待萬物而無所不包容,無物不長、育、亭、毒、養、覆地治國理民,是老子關懷的道化之治。《老子•四十九章》說:「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聖人在天下,歙歙為天下渾其心。」視如政治典範人格的聖人之治,為政者首先應消解以自我意識為中心的我執,能開放心懷,提升大公無私的心境,以百姓心為心,要能像大道般地無私無我執,才能「無為而無不為」地為全民的幸福來擬定施政方針。換言之,在心態上,聖人應把百姓之心與自己的心交融至渾然相同。《老子•四十九章》所謂:「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在人法道的道化政治上,為政者應在心態上抱持《老子》書所謂「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二十七章〉),師法「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七十七章〉),約束自己不妄作不擾民。〈六十章〉云:「治大國,若烹小鮮。」清淨無為與民休養生息的太平政治,為政者治政如煎小魚般,勿時時翻動而煮爛了小魚。《老子•五十七章》謂:「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欲而民自樸。」蓋因「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七十五章〉)。聖人有鑑於此,乃自我要求「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六十三章〉)。
  當權者的嗜欲和無事生非,畫蛇添足般的「有為」,是政治惡的主要因素。當權者當因奢華糜爛的物欲橫生,而運用權力操控國家機器苛稅暴斂,濫用民力以供其揮霍無度,或因好大喜功而耗民力傷財力。因此,《老子•五十九章》說:「治人,事天,莫若嗇。」「嗇」指應愛惜財力、物力和民力,以清淨無為、素樸之志自持。〈七十七章〉:「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三十七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尤其是當權者勿因好大喜功而急功好利導致苛政擾民。凡事之成由始而終,中有一循序漸進、積累而至的歷程,《老子•六十四章》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妄為者)敗之,執者(固執不悟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當權者應以虛靜心,靜觀和深切學習天道無為而無不為的玄德。〈五十一章〉所標舉的「道之尊,德之貴。⋯⋯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此「三不」的玄德,旨在消解自我頑固的偏執的意識形態,不為己甚,而能走出貪功、多欲的我執與身外虛榮之名的執著。為政者應深層領悟道生德畜萬物於無形跡的因任自然,萬物才能以自足於內在天性,適性盡情的生長。「道」雖生養萬物,卻不據為己有而掌控之;「道」雖對萬物有造化之功,卻不自恃其能;「道」雖有成就萬物成熟生命之業績,卻不因此而宰制萬物,而能讓萬物自生自由自成而生機盎然,並育而不相害。無為之為、不治之治,為於無形、成於無跡,其中有真意和深意,令人有妙不可思和難以言傳的深微玄理。這是老子清淨無為而又能無所不為的政治最高智慧。
  總而言之,老子的道化政治,如〈十六章〉所言,旨在「知常(常道)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涵容一切),容乃公(大公無私),公乃全(無偏執而面面俱到全局),全乃天(周全的天道),天乃道,道乃久(具普遍性、恆常性),沒身不殆(長治久安之善政)」。清淨無為的政治之核心價值,在因遵道尚德才能大公無私,以全民幸福為最高目的。〈四十九章〉說:「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五十七章〉所謂:「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全然尊重民意,充分引導、釋放民間一切正向能量,達到天下為公,社會和諧,民富國安的政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