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薦文 推薦文
記得多年前在一次學術研討會上,某位創作劇本的講者強調:編劇是無法教的,只能靠天分。當時我提出異議,解釋說,全世界的戲劇或劇場藝術系都開設編劇課程,甚至大學部有基礎編劇(Basic Playwriting),碩士班有進階編劇(Advanced Playwriting)。回到臺灣的戲劇系的課程,當然也都有編劇課,這證明編劇這門藝術是應該在課堂上提供學生學習的。如果觀察臺灣已出版的文學作品,不難發現小說、戲劇、散文與詩歌這四大類的出版數量當中,劇本的數量最少。然而臺灣一年裡,傳統與現代劇團及各式比賽演出的劇本,保守估計,絕對超過三百部。然而,我們很清楚,臺灣劇場界最欠缺的是編劇人才。由於劇團或參賽學校的編劇,泰半缺乏專業編劇訓練,因此完成的作品經常漏洞百出。 進一步來說,戲劇系大一的學生也會有劇本導讀的課程,教導學生如何閱讀、分析劇本。而劇場藝術工作者,如導演、編劇、演員、舞台美術、燈光音效等設計人員等,當然也得理解劇本的意涵,也得掌握閱讀、分析劇本的要訣,才能對戲劇文本做出最佳詮釋,在舞台上呈現給觀眾。相信大家閱讀劇本有個共同的現象:讀過之後的第二周,劇情會開始模糊,到了第三周可能就忘掉泰半的內容。即使觀賞劇場的演出或電影,也會出現同樣的困擾。可惜的是,在某校的劇本導讀課,居然是全班四十名學生,輪流把台詞唸完就結束,既不討論主題、人物,更談不上潛台詞與其他重要的編劇技巧了。這樣的教學說來實屬可惜。。 大衛•鮑爾(David Ball)的這本《劇本筆記:讀劇必修的22堂課》,就是一本提供大眾如何閱讀、分析劇本的好書,無論是課堂上,劇場裡,還是自我進修都值得一讀。本書的特點是:一、循序漸進,環環相扣。全書包含三大部份:塑型、方法、技巧,構成環環相扣的22堂課。二、引用莎士比亞名劇《哈姆雷特》、《仲夏夜夢》等重要對白,解析各式方法與技巧。三、提示每章學習的重點。 作者感歎歐美學生都不閱讀劇本,反觀臺灣的學生,大多誤以為弄懂情節概要就算讀懂了。事實上,戲劇文本是所有文類中最複雜者,必須精讀(close reading)全劇,反覆推敲,才可能尋找出適當但並非唯一的解釋或答案。經典作品的人物絕非通俗劇的類型人物那麼簡易掌握,她/他需要讀者仔細精讀,層層探索,方能克竟全功。 作者也一再叮嚀:「當你能掌握閱讀劇本的技巧之後,就沒有劇本可以難得倒你。而且你會發現,有技巧地閱讀劇本能帶來很特別的愉悅感受。這種讀法不會讓閱讀劇本變成令人厭煩的苦差事,更不至於囫圇吞棗,可惜的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這話說得好,何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聰明的讀者都知道該怎麼學習的。 臺灣劇場藝術界最弱的是劇本,學好如何閱讀分析劇本,再來結合編劇藝術,才有可能創作出感人的作品。
石光生
|
大衛鮑爾
David Ball是獲獎的北卡羅萊納小說家和劇作家。他出生在紐約,曾在卡內基梅隆和杜克大學任教寫作、表演和指導。 28年來,他的BACKWARDS AND FORWARDS一書一直是作家、導演、設計師和演員的戲劇和電影世界標準和暢銷書之一。他的戲劇學生已經獲得了奧斯卡獎、艾美獎、歐派斯獎和托尼獎。
|
推薦序 序 引言
第一部:塑形 1. 是什麼推動戲劇進展? 2. 接下來怎麼了? 3. 倒敘 4. 靜止和侵入 5. 困難和衝突 6. 無知即是福 7. 戲劇性
第二部:方法 8. 鋪陳 9. 情節推演:期待下一步 10. 缺席的人物(角色) 11. 影像 12. 主題
第三部:技巧 13. 背景資料 14. 相信劇作家 15. 家庭 16. 概說:情緒、氛圍 17. 特殊元素 18. 時代更迭 19. 最後的高潮 20. 各種開場/各種結局 21. 重讀 22. 接下來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