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西哲學的角度討論李安的電影--將故事和哲理完美融合,兼具理想與市場。 放眼當今世界影壇,李安導演的作品,向以深刻的人文關懷,普獲世人肯定。他廣納東、西方文化,不怕挑戰複雜主題,勇於自我挑戰。不管是家庭倫理戲、武俠片、西部片、戰爭文藝、超級英雄動作片、情慾諜戰片,他最擅長顛覆傳統類型電影,譜寫情感濃郁的生命詩篇,以及無所不在的人性掙扎。看完電影,讓人悲喜交織,猶如嚐盡酸甜苦辣的人生饗宴。 本書廣邀多國電影研究學者,探索李安電影世界蘊含的東、西方視野。書中各章不僅援引古今哲學傳統,也觸及當今新興思潮,透過各種不同主題導向,透視李安作品的多元文化源流。讓讀者在飽覽電影之外,也能體會其中發人深省的豐富人文意境,進而啟迪吾人反思切身處境,以及探索宇宙真理之道。
|
※書籍推薦人 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副教授井迎兆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型設計學系教授兼系主任林志明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副教授孫松榮 政治大學廣電系教授陳儒修 作家、編劇、導演馮光遠 輔仁大學影像傳播系副教授程予誠 台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系主任廖金鳳 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系副教授齊隆壬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劉立行
真情推薦(以姓氏筆劃排序)
|
勞勃•艾普(Robert Arp)博士(http://robertarp.webs.com/),興趣包括:生物哲學、資訊科學存有論、哲學與流行文化。 亞當•巴克曼(Adam Barkman)博士,加拿大救世主大學學院,哲學系副教授。研究興趣與著作:英國哲學家路易斯(C. S. Lewis)的人生哲學、日常事物哲思。 派翠西亞•培芮絲(Patricia Brace)博士,美國明尼蘇達西南州立大學教授,對於流行文化的美學分析有很高的興趣,包括:探討吸血鬼影集編演喬斯•溫登(Joss Whedon)的思想與東方哲學影響。 傑夫•布希(Jeff Bush),英國利物浦大學,哲學系博士候選人。2007、2008年,約翰•藍儂紀念學者獎。研究興趣跨越多種領域,尤其是現象學、心理分析和語言學的跨領域主題。 提摩西•戴爾(Timothy M. Dale)博士,威斯康辛大學(拉克羅斯校區),政治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興趣為民主理論,包括:民主與融合、公民社會、流行文化的政治信息、美國流行文化的異議人士。 卡爾•杜爾(Carl J. Dull)博士,專攻領域包括:中國經典哲學,南亞哲學與比較哲學。目前研究包括:應用改編中國古文經典的幸福模式,拓展當代道德哲學論述。 約瑟夫•福伊(Joseph J. Foy)博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華基沙校區),政治系副教授。研究興趣與著作包括:美國流行文化的異議人士、海綿寶寶、周邊商品與哲學、流行文化呈現的美國政治。 喬治•霍爾(George T. Hole)博士,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傑出哲學教授。研究興趣:存在主義、禪宗佛學、哲學諮商、詩。 宓絲蒂•詹姆遜(Misty Jameson)博士,美國 南卡羅萊納州綠木市蘭德大學,英文與電影研究學系助理教授。研究興趣:俄國詩人文學家納布科夫(Vladimir Nabokov)、美國小說家威廉•蓋迪斯(William Gaddis)。 南西•康恩(Nancy Kang)博士,美國巴爾的摩大學,英語系助理教授。曾任美國雪城大學跨領域文學系與亞美研究博士後研究員,研究與教學領域:美國多元民族文學與文化。 大衛•柯賽爾(David Koepsell)法學博士,荷蘭台夫特科技大學,價值與科技學系講授倫理學課程。研究興趣與著作:倫理、宗教、法律哲學、科技與文化、企業與基因專利淘金潮、創新與奈米技術。 芮妮•柯勒萊恩(Renée Köhler-Ryan)博士,澳洲聖母院大學(雪梨校區),哲學系資深講師。研究興趣與教學領域:文化哲學、倫理學、哲學神學、形上學。 帕希爾•克魯斯托(Basileios Kroustallis)博士,希臘空中大學哲學教師。研究領域包括:心靈哲學、英國經驗主義、電影哲學。 詹姆斯•艾德溫•馬洪(James Edwin Mahon)博士,美國華盛頓李氏大學,哲學系副教授。研究興趣:道德哲學與近代哲學。 詹姆斯•麥克雷(James McRae)博士,美國密蘇里州富爾頓的西敏寺學院,亞洲哲學與宗教學系副教授。研究興趣與著作領域:亞洲傳統思想與環境哲學、價值理論、重新思考人與非人的議題、流行文化與哲學。 席妮•帕瑪(Sydney Palmer)博士,神學家,專研神學經典注解。其他研究興趣:文學、文學評論、電影評論、藝術。 蘭妲•李•羅勃茲(Ronda Lee Roberts)碩士,獨立研究學者與顧問。研究興趣與著作領域:列維納斯的他者倫理學、網路虛擬分身(Avatar)、社會與政治哲學、集體責任、國家與人民的互動。 蘇珊妮•史密坎普(Susanne Schmetkamp)哲學博士,瑞士巴賽爾大學,哲學系資深講師、副研究員。研究興趣:電影哲學、美學、情緒、倫理,當代道德與政治哲學。 麥可•湯普遜(Michael Thompson)博士,美國北德州大學講師。研究興趣:康德哲學、想像、意識、心靈結構。 大衛•傑斯瑪(David Zietsma)博士,加拿大救世主大學學院,歷史系助理教授。研究興趣:美國電影呈現的國族認同,宗教在美國對外關係的角色、暴力在個人與集體認同的功能。
|
※譯者簡介
李政賢
自由譯者。
|
東方篇 第1章 克己成人:《臥虎藏龍》道家、儒家修身思想與自由代價 第2章 哪裡見得到本心?《理性與感性》和《臥虎藏龍》的理性和感性 第3章 儒家牛仔美學 第4章 東方遇見西方:《斷背山》的東方哲學 第5章 《理性與感性》和《臥虎藏龍》的風景與性別 第6章《飲食男女》:情慾、儀式與和諧 第7章 父權、德性倫理與李安《父親三部曲》:父親真的比較懂? 第8章《色•戒》:情慾不設防
西方篇 第9章 超越上帝界線:《綠巨人浩克》人性與倫理的糾葛 第10章 失所、失信、失序:李安的認同論述 第11章 顛覆英雄暴力:《胡士托風波》與《綠巨人浩克》的反戰敘事 第12章 性別漂流的人種:《胡士托風波》的性別隱諱 第13章 分子的緣故:《冰風暴》李安的愛與肯定哲學 第14章 存在主義的冰天雪地:《冰風暴》的負面空間與虛無 第15章 《冰風暴》:風暴從何懸臨迫近? 第16章 愛在戰火蔓延時:馬基維利與李安的《與魔鬼共騎》
|
|